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双欣矿业公司智能化工作面见闻
1月21日,德国工程师安德烈将截割三角煤的程序修改完成,标志着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双欣矿业公司2208智能工作面程序全部完成,也标志着该公司向“智慧化矿山”又迈进了一步。
从地下挖煤到地上指令
“在众人心目中,煤矿工人的形象是满脸乌黑、满身污垢、汗流浃背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。而在我们这里,小伙子穿着西服在地面就能把煤采了。”双欣矿业公司党支部书记曹亮一边说着,一边自豪地指了指对面的控制系统。
在对面的集控室内,有两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正盯着液晶屏,操作着井下采煤设备。他们通过监控系统,能清晰看到井下的各种设备,向设备发出指令,对地层深处的2208工作面的机械设备实现超远距离集中控制。
在2208工作面,随着采煤智能系统发出指令,整个地下钢铁“宫殿”里响起了声音:“采煤机准备就绪,工况信息画面显示采煤机进入智能记忆割煤模式,启动成功。”
随后,重载溜子、刮板运输机、采煤机发出轰鸣声,综采设备进入自动割煤、推溜、拉架、装煤和运输等生产流程,整个启动过程仅用时42秒。
在工作面,以往的采煤机司机、移架工、转载机司机等工作人员全没了踪影,只有5名巡检工在活动。“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工作面巡视、设备维修与保养。”双欣矿业公司2208工作面分管机电的副队长任海龙说。
在智能工作面安装过程中,任海龙做了很多工作。据他介绍,整个工作面运行情况由50多个摄像头监视,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被传送至监控中心的荧屏上。
这些摄像头能准确识别、捕捉工作面上设备的每一个动作。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,完成液压支架自动跟机、采煤机智能记忆截割、煤流运输等整个采煤过程。
从体力到脑力的劳动变革
双欣矿业公司2208智能工作面巡检工李朋从事煤矿工作18年了,他见证了煤矿生产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变革。“我第一次见到这套设备时,一头雾水。只有改变原来的观念,多掌握现代化的知识,才能驾驭这套设备。”李朋说。
李朋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潜心学习智能设备开采的新技术。不仅如此,他们的班前会也“升级换代”,会上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学习新知识。“我们还利用生产厂家来公司开展售后服务的机会,开办了培训班。现在负责2208工作面的职工,对远程控制、支架跟机、参数调整等程序,就像玩手机一样娴熟。”曹亮说。
“当前,智能自动化生产成为推动企业升级发展的新引擎。下一步,我们将对矿井上下生产系统进行全面优化改进,通过实施‘一提双优’工程,着力构建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集约高效生产模式,努力走在安全高效智慧型矿井建设前列,实现煤矿生产模式的新变革。”双欣矿业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王树圣说。
据了解,双欣矿业公司正在对无人放仓、主运输系统一键启动、锚杆支护机械手等进行深入研究,以实现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装备向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延伸,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跨越式发展。